近年來,開州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,勇擔新的文化使命,守正創新,堅持五大融合,發揮漢豐湖獨特資源優勢,以建設西部水上運動之都為目標,以文塑旅、以賽興旅、以旅促產,推動文體旅融合取得明顯成效。今年1—10月,全區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速14.1%,重點A級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820萬人次,同比增長35%,旅游綜合收入53.3億元,同比增長21%,拉動各類消費323.5億元,同比增長6.2%,增速全市第3,漢豐湖獲批全國首批(全市唯一)國家水上國民休閑運動中心試點單位,川渝體育旅游示范基地。
政府規劃引導,編制“2+N”規劃體系,引導城市建設、旅游發展、文體事業系統集成、一體推進。推出住宿設施、全域旅游等7項扶持辦法,帶動各類主體共建共享。市場主體參與,引入民間投資14億元以上,培育環湖旅游業經營主體400余家,凈增規下文化企業1200家,打造開州故城、藥食同源等特色文旅街2條,培育星級旅游酒店及特色民宿25家。政企合作運作,成立投建運一體化國有平臺公司——湖山投資集團,探索實行“政府部門文化輸出+國企投資建設+民營企業合作運營”等體旅項目運作模式,培育4A級景區3家、3A級景區1家。
以嚴格保護促利用,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,啟動平浪箭樓、七里潭廊橋修繕工程,完成開州博物館珍貴文物數字化保護與展示。實施環漢豐湖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,其水質多數月份保持在Ⅱ類以上。實施烏楊島片區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,獲2022年亞太地區景觀設計獎卓越獎,成為重慶首個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。梯次推動鳥類生境、林澤、基塘、生態保育“四個提升”,吸引中華秋沙鴨、青頭潛鴨等20余種國家一、二級保護動物駐足。以有序利用促保護,優化“一湖兩片三環四組團”空間布局,按照功能定位劃定四級強度建設分區,嚴格控制開發范圍、利用強度。編制公共水域水上運動“一張圖”,對湖內各類船舶、運動載體、游樂設施、賽事活動實施統籌管理。
以文塑旅、彰顯底蘊,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和設施進景區,建設非遺文化街區,打造巴蜀文化驛站。劉伯承同志紀念館和故居全新改陳布展,游客年均增長50%,入選文旅部長江紅色基因傳承之旅國家級旅游線路。體旅融合、產教并進,堅持專業引領,大眾參與。累計舉辦全國性賽事22場、自主品牌賽事18場,參賽人數超7萬人次,漢豐湖年均接待游客400萬人次。與遼寧營口、撫順共推賽艇隊“北艇南訓”項目,與山東日照共建賽事評級中心,與重慶三峽學院共建賽艇、皮劃艇、槳板“青訓基地”,各類專業水上運動員每年在漢豐湖駐訓超500人次。以賽興旅、惠民有感,推動環湖文化、體育設施全部免費向市民開放。圍繞漢豐湖推出皮劃艇、槳板等水上運動體驗項目12個,畫舫游船、漢豐印秀、觀鳥研學等水上游樂項目8個,舉辦群眾性文化體育賽事活動超150場次,惠及群眾200萬人次,年均拉動旅游收入5億元以上。
按照“景區就是城區、城區也是景區”理念,完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、城市詳細規劃、城市專項規劃、城市設計導則,依托漢豐湖水域面積15平方公里,常年水位170米以上的獨特景觀,形成“湖在城中、城在山中、人在山水中”的靚麗畫卷。推動功能融合,實施城市路網連接、試點管廊建設、歷史文化挖掘、景觀亮化美化等項目,推動文體基礎設施與城市基礎設施融合結合。推動業態融合,建成全市濱水線最長、總面積260萬平方米的環湖生態濱湖運動休閑公園,串聯湖畔3個4A級景區、1個3A級景區、180家美食體驗店、50余家文化娛樂場所,形成一站式、多元化的消費場景。截至目前,環湖夜間經濟消費規模累計達到85億元,成功獲評市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。推動管理融合,成立漢豐湖旅游度假區管理中心,統合城管、旅安、交通、應急等部門職能,精簡各項審批程序,有效提升管理水平與審批效率。
產品共推,聯合萬州、達州、云陽共推巴文化、紅色文化、高峽平湖、鄉村旅游等跨區域旅游線路4條,共辦“萬達開”龍舟邀請賽、“萬達開云”公開水域游泳等賽事20余場。萬州、開州鄉村旅游度假之旅入選文旅部113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。營銷共振,協同舉辦大三峽大秦巴文化旅游博覽會暨度假區高質量發展研討會、“萬達開云”四地共慶“七一”文藝演出等文旅活動30余場次。市場共享,聯合渝東北川東北14個市區縣成立“大三峽·大巴山文化旅游發展聯盟”,強化圖書館、文化館、博物館、旅游協會等組織協作,推出聯程套餐15項,推動客源互送、門票互免。近三年開州累計接待四川籍游客達168萬人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