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歡迎來到重慶城鄉網! |
發布時間: | 2018/7/15 18:33:24 | 人氣: | 2568 |
我是一個對農家院有心理陰影的人。十年前,公司的一次團隊活動宿在了北京郊區的某個農家院,因為衛生條件實在無法忍受,為了驅寒,我跟同事打了半宿的乒乓球,又打了半宿的麻將……自此以后,我對“農家院”三個字退避三舍。
上周末,公司將戰略會的舉辦地點選在了一個農家院,而且是在距北京城區100多公里的薊縣盤山,得知安排后,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。但是沒辦法,只能硬著頭皮服從了安排。
沒想到的是,這次并不情愿的農家院之行,讓我有幸結識了一位極具前瞻性的老人老韋和他樸實的一家人。這個普普通通的山里人家,經營了23年的農家院。“為民”農家院的招牌,在老韋過去20年的努力下,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金字招牌。李保田、蔣雯麗、顧長衛、馮驥才都曾經是他的座上客。如今,老人的兒子小韋作為第二代經營者,全面接管了農家院的經營,農家院也更名為更加霸氣的“龍首山居”。老韋時代留下的印記,正在小韋的手中慢慢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。
▲為民農家院全景圖
老韋的“先見之明”
早上9點,我們才吃完早飯,老韋已經帶著一撥北京的客人從山上的果園里摘紅果回來了。他坐在臺階上,微笑的看著客人們談論山上的趣聞,雖然頭發已經白了不少,但黝黑的皮膚讓他看起來精神矍鑠。
倒了一杯水,我開始跟他聊了起來。本來以為,我可能要想很多話題,才能讓這段對話繼續下去,可沒想到的是,老韋一張嘴就把我鎮住了。
1993年,在物質仍然匱乏的年代,老韋就已經開始動手擴建自家的院子,以便給更多的游客提供房間。盡管當時一年也不到幾十個客人,但這絕對稱得上是“先見之明”。他說,自己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很簡單,當時聽收音機、看電視,知道像日本人、法國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,旅游開始逐步火起來。他覺得中國的經濟也逐步在發展,人們富裕了之后,也得有這個需求。
“說句實在的,農民的一生是很不容易的”,老韋頗為動情的說。但這種現在看來的“先見之明”,在當時卻并不能被人理解。那年,老韋37歲,有著高中學歷的他在村里擔任村主任,頗有威望。然而他放著舒服的日子不過,卻要跟人借錢蓋房子。回憶起這件事兒的時候,他摘下帽子,一邊用手撓頭,一邊笑著說,那時候人家都說他瘋了、胡鬧。不僅外人不理解,家里人也反對,“蓋房沒有錢,得借錢,我們家那個一提蓋房花錢就著急,我一蓋房她就得生病、就得住院。”
早期的農家院經營并沒有如想象中的帶給老韋一家多少財富。彼時,已經是1997年,城里的日子已經相對富裕,而山里卻比城里還至少落后10年。小韋至今對小時候的生活記憶猶新,“窮”幾乎濃縮了他童年生活的全部記憶。因為家里那些年一直都在蓋房子,他說自己8歲時穿的都還是他姐姐的衣服,不光是穿女孩衣服,而且還補丁摞補丁。不過他并不覺得那樣的童年生活有多苦,因為相比之下,大山的孩子在精神上是快樂的。
頂著壓力,第一批的6間房子蓋好了。隨著后來客人逐漸增加,“為民”的名氣也逐漸在官莊鎮,甚至附近的鎮上傳開了。1996年薊縣編寫縣志,“為民”農家院作為薊縣第一批農家院被永遠的記錄在了縣志中。這也成為老韋一家最引以為傲的事情。
讓“廁所進屋”的實驗
1996年,一位美籍華人游客的偶然來訪,不僅給“為民”農家院帶來了一個長達10多年的“老客戶”,更給老韋帶來了先進的農家院建筑理念——“讓廁所進屋”。
講起這個故事的時候,小韋的表情格外生動。
那是1996年的一個夏天,一位出生在臺灣、祖籍在薊縣的美籍華人,經朋友介紹來到了老韋家。他非常喜歡老韋家的周邊環境,背靠大山,前面的視野寬闊,半山腰是北少林寺的下院。為了尋根,為了更好地感受祖輩們的生活,他就在這里住了下來。
▲夏天里的為民農家院被滿山青翠環繞,生機盎然
有一次聊天的時候,這位美籍華人對老韋說,你應該在房間里蓋個廁所。初聽到這個建議,對于祖祖輩輩廁所都建在院子里,并且連著豬圈的農民來說,是根本無法想象和接受的。這位客人耐心的給老韋講了城里的廁所是什么樣子的,以及上下水的工作原理,聽完后,從來沒學過建筑的老韋自己嘗試動手設計了一個圖紙,讓施工隊專門在房子的隔壁給這位客人蓋了一個廁所,在房間和廁所之間開了一個門,算是滿足了這位客人的要求。不僅給自己的房間裝上了廁所,這位客人還一再地叮囑老韋,以后蓋房子,一定要在屋里配套建個衛生間。
讓“廁所進屋”這個事兒,真的不是誰都能接受的。據說甚至到2003、2004年,有些村民建房子時都還不能接受把廁所建在屋子里。“其實他們都不知道,城里人來了,你屋里沒有廁所誰住啊。現在好多都后悔了。但是改不了了,現在要改就得重新做下水,地板什么的都得挖了,主梁也可能受影響。”小韋至今都覺得這位客人的建議讓“為民”獲益匪淺,更對自己父親的超前意識感到自豪。
去年,老韋一家聽說這位客人辭世的消息,著實難過了一陣子。這位十幾年的常客,在他們眼中,已然成為了家人。
農家院要對標“肯德基”
老韋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,但他經營農家院的原則和堅持卻不輸給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家。他的有些原則在我看來,或許有點兒太過倔強,但卻倔強的讓人刮目相看。
聊起干農家院到底賺不賺錢這個事兒,老韋笑了笑說:“看著農家院好像都挺賺錢的,但是實際上不是,你要想做到更好,利潤沒有那么大。”用他的話說,基本上能維持一個正常的生活,看上去好像是每年能賺點兒錢,但是第二年一開業,這兒修修,那兒整整,又得一大筆錢。
這錢換來了客人的滿意。比起一般的農家院,老韋家真的算不錯的。飯菜可口,房間干凈,衛生間整潔,床單被罩全部是一客一換,而且暖氣很足,這樣的季節晚上可以睡得很舒服。
▲農家院里的豪華客房
不過,老韋并不滿足于現狀。他說,現在“為民”農家院距離他的目標和想法還差的很遠。我笑著問他的目標是什么,他想了想說:“我的目標是肯德基,得達到那個份兒上才行。”他說覺得肯德基的衛生標準好,“為民”的衛生條件也要向肯德基看齊。
事實上,他這些年來在環境衛生和食品安全上的堅持,也是“為民”最吸引回頭客的原因。
老韋說:“首先客人吃的菜和糧食、肉類,從貨源上,原來我干的時候我自己把關,現在我交給我兒子了,我就告訴他,這方面你必須親自去買。好多一打電話,送來了,我不要送的。要買這個菜,你得自己去挑,哪個壞了不要,看著哪個菜有問題的不要,得自己親自去做。自己累點兒,但是放心,有根。”
把經營的大權轉交給兒子之后,老韋開始種菜、經營果樹,他說自己現在的目標是:每撥客人來了,得吃上最起碼一、兩樣他自己種的菜。
▲農家院里采到的蘑菇,口味鮮美,十分受住客歡迎
除了在食材上的講究,老韋還有一個鐵規矩:“禁止客人帶寵物”。他說這是對其他客人最起碼的尊重。“我蓋的房子是給客人住的,你別說你的狗有多聽話、多干凈,再怎么干凈那也是動物。”
這規矩剛開始有的時候,老韋為此沒少得罪客人。有一年十一黃金周,有客人訂完房,帶著狗來了。本來客人的飯都已經準備好了,但是老韋一看客人帶著狗,當時就說,給多少錢我也不接待,你去別人家住吧,生生把客人攆走了。他說:“我寧可房子空著,也不能讓狗進去。”
這些年團隊游客的減少,讓不少農家院感受到了危機。所以不少掮客干起了介紹生意的活兒。但老韋家基本上都是回頭客,他基本上不去外面拉生意,也不接受掮客送過來的客人。他的邏輯是:拉客人的要回扣,而他的房價是固定的,這樣一來,客人實際享受的服務可能要打折扣,這對客人是不公平的。“所以我做這么多年,要提成的,你愛送哪兒送哪兒去,我不收。”老韋倔強的說。
小韋和他的城里媳婦兒
三年前,小韋從老韋的手中把家里的訂房電話接了過來,這象征著“為民”農家院的第二代經營者正式上崗。小韋中專畢業后,曾經在塘沽的一個公司上了5、6年的班,他說自己不適合城里的生活,覺得回家來經營農家院比在外面打工強。
農家院的經營并不像外人看上去那么愜意。早上一般6點左右,小韋和他的妻子就已經起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。客人多的時候,他要下山去接服務員,先送回山上,然后再下山去買菜;上午9、10點買回新鮮的食材后,又開始忙著放桌子、迎接客人,分房、退房;下午有客人走了之后,又要收拾房間,晚上值班一般要到12點,有時候要到1點。
雖然日復一日的重復工作,讓他有時候覺得很疲累,不過,他喜歡這樣的自由。比起同齡的城里人很多時候覺得生活工作很無聊,小韋笑稱自己沒時間覺得無聊。
作為小韋的賢內助,他的妻子魏瑾負責財務、客房管理等等工作,除了這些,還要兼顧著家里的農活。
▲院子里的樹上掛滿了地里收獲的辣椒
小韋自豪地跟我說,他的妻子本來是“城里人”,兩個人是中專的同學。那時候他們的愛情并不像大多數的城里人那樣,摻雜了太多的物質,明知道小韋是山里人,魏瑾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跟他在一起。繁復的農家院經營和農活,讓她看上去比同齡的城里姑娘更成熟穩重,但眉眼間,又有著少許的羞澀。
說實話,我挺想跟她聊聊她的想法的。因為農村姑娘大多數都想進城,可城里人一頭扎進農村的少之又少,別說還是個90后。
在小韋心中,魏瑾不僅適應的非常好,甚至在家里的地位已經取代了自己。他說一開始的時候,老丈人和丈母娘對這門親事并沒有太明顯的態度,他們覺得這個事兒應該由女兒自己做主,反倒是小韋的父母有點兒不太同意,他們覺得魏瑾是個城里人,肯定很嬌氣,長得又瘦小,將來進了門,估計什么都干不了。可他們錯了,事實證明,魏瑾成了他們全家的驕傲。
“一說起韋民的兒媳婦兒,都夸,那是真能干啊。不僅農活干得好,而且做菜比雇的廚師都好吃,脾氣又好。”小韋的言語中,滿是自己人生中能遇到如此完美伴侶的幸運感。
更讓小韋感動的是,知道農家院要擴建,老丈人和丈母娘把攢了一輩子的錢都拿出來給了他們。這件事兒堅定了小韋把“為民”農家院繼續做得更好的決心。
“我爸之前從什么都沒有開始干,那是真難,現在我們有底子了,在他們打好的基礎上,我們干起來容易多了。”
小韋給我講起了他對未來的規劃。“現在這邊的房間都蓋得差不多了,現在我們家能住下70個人,但以后可能會逐漸減少到60個或者50多個,要往精品方向做。”他指著山上的果園,說在這里還想建幾間小木屋,可以自己做飯、種菜的那種,給想長期住在山里的客人使用。“特別多這樣的需求。基本上以60-70歲的老人居多。好多都是過去下過鄉的,特別喜歡農村,也喜歡擺弄菜地什么的,但是城里沒有這種地方。”
離開“為民”的時候,老韋一家又開始了新的忙碌。我想,也許我下次還會再來,這次不再是農家院的終點之旅。
還沒有對此評論! |
電話: |
電話: |
電話: |
電話: |
電話: |
電話: |
電話: |
電話: |
電話: |
電話: |